
《農村生活污水人工濕地處理工程技術規范》通過專家審查
來源:本站時間:2016-08-19點擊量:2442
8月18日,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北京市水務局組織召開地方標準審查會,對由北京森淼天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牽頭起草的《農村生活污水人工濕地處理工程技術規范》進行審查。來自中國科學院生態中心、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北京市市政設計總院、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總站、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專家參加了會議,專家一致同意該標準通過審查。
根據北京市《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意見,要求“探索推廣造價低、耗能小、維護便利、處理水質好的處理工藝和國內外試用成功的戶用小型處理設施及濕地處理等新技術”。 北京森淼天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共同開展《農村生活污水人工濕地處理工程技術規范》的研究與起草工作。農村生活污水人工濕地處理技術通過中國-丹麥合作伙伴計劃于2009年由丹麥引進,技術已經在歐洲成功應用多年,在北京市多個郊區連續7年的進行示范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該標準規定了北京地區利用人工濕地處理農村生活污水的技術要求,為農村地區采用人工濕地治理生活污水提供了技術支撐。根據《農村生活污水人工濕地處理工程技術規范》北京地區的人工濕地技術具備以下特點:
- 規模靈活,可根據服務人口進行靈活調整。
- 維護簡單,不用專業技術人員維護既可實現運行。
- 運行成本低,運行成本僅為傳統污水處理設施的1/10左右。
- 處理效果好,按標準建成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穩定,處理效果優于一般污水處理技術。
- 運行能耗低,工程材料要求可降解、可再生,將是“綠色工程”。
同時,該標準克服了傳統人工濕地容易堵塞、北方冬季運行無法保障等技術難題。該標準將由北京市質監局統一對外發布,對于農村的環境治理具有重大的意義。該標準的實施將對北京全市的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發揮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農村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版權所有:北京森淼天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