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孫云柯)現行農村污水治理“重工程設計、建設,輕運行維護、后期管理”,亟待搭建標準體系予以改善。昨日,平谷區啟動全國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圍繞農村水環境治理搭建標準體系,實現規劃設計、技術選型、建設實施、資源化利用、運行維護、公眾參與等環節都有標準可依。
走進平谷區大興莊鎮的良莊子村,花園般的村莊處處散發活力,475米長廊兩側,是掛滿果實的桃園和盛開的玫瑰,池塘中還有荷花綻放,一片宜人的欣欣向榮景象。可就在5年前,長廊處還是條雨水溝,村內生活污水及周邊養殖場污水匯入,流過之處蚊蠅遍地、惡臭難忍。
今昔對比,小小的村莊可謂巨變,變化的秘密,來自村東頭的濕地污水處理站。全村的生活污水匯集于此,經過地下3級沉淀后,被打入約1畝地的蘆葦濕地進一步凈化,最終處理后的水體干凈透明,可達到農村生活污水1級A的排放標準。
良莊子村的變化是大興莊鎮的縮影。2018年,全鎮建設了22個功能型精準濕地污水處理站,成為全市農村地區第一個實現所有村莊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全運行的鄉鎮。在這個過程中,大興莊鎮不斷提煉水環境治理的成熟經驗與做法,逐步建立標準體系,實現各個環節都有標準可依,解決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得好、用不好、管不好”的問題。村級污水處理站建成兩年來,已累計處理污水50萬立方米,有效阻斷了污染物對下游水體威脅,大大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
此次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是對大興莊鎮水環境治理的一次系統化梳理,形成的標準體系將對全國農村地區水環境治理提供積極參考價值。接下來,試點工作將針對農村水環境治理中運行維護、運行評價、標準銜接等薄弱環節組織開展相關標準的制定、修訂,形成針對農村地區相對完善的標準體系,為農村水環境治理提供標準化支撐。
網站來源:
版權所有:北京森淼天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